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3課時)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3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教學目標】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3課時)

◆知識與能力

1、瞭解陳涉起義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

2、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3、熟悉課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動、意動、爲動用法

◆過程與方法

1、認識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原因、過程及其歷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運用對話及對話時的語氣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2、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還制訂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秦二世繼位後,賦斂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於深重的苦難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這樣的殘暴統治下,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這就是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而司馬遷卻對這次農民起義給予高度的評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板題】:

  《陳涉世家》

  二、資料交流:

司馬遷,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馬談也是著名思想家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後發憤著書,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共130篇,分“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五部分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本紀”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跡; “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 “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

  三、介紹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1、讀

2、譯(藉助註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3、理解感悟(把握內容、挖掘內涵)

4、掌握古漢語知識與古文化常識

  四、整體感知:

1、教師示範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掌握字音和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握大意

五、新課講授:

1、全班朗讀第一段

2、自讀自譯:輟耕之壟上:輟,停止;之,到、往若爲傭耕:若,你;

3、提問理解

⑴、陳涉是什麼出身?

明確:“傭耕”之民,卻入世家——反秦大業“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項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紀”一般

⑵、他與一般的農民有何不同?

明確:這一段從籍貫、身世、志向等方面來介紹陳勝(1)“與人傭耕”,表明陳勝是個被剝削受壓迫的窮苦農民;(2)“悵恨久之”,說明他對所處的貧困地位的不滿;(3)“苟富貴,毋相忘”,表達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識;(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他的遠大志向

4、全班朗讀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法皆斬”

5、自讀自譯:閭左:借代貧民;次當行:編在戍邊隊伍中;會天大雨:會,正逢;度已失期:度,考慮,心裏想;

6、提問理解:這幾行文字告訴了我們哪些事情?

明確: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衆苦不堪言;二是秦朝嚴刑酷法,百姓戰戰兢兢這樣的高壓統治還妄言千秋萬代,真如癡人說夢一般三是陳勝吳廣有一定的組織才能,可謂是擁有造反的本錢了

【作業佈置】: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回講到,九百謫戍之徒,因雨誤期,按秦律當斬此時到了性命攸關之際,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時正是這一場大雨,引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大澤鄉暴動

 二、新課講授:

(一)、學生疏通文意,理解大意

(二)、分析課文內容:

1、農民起義的原因是什麼?在段中畫出句子

明確: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和殘酷的刑法,“發閣左適戍漁陽九百人”,一次徵發就有900人,可見搖役之重;“失期,法皆斬”說明秦朝法律的苛酷,從而表明起義是被逼的

2、陳勝、吳廣謀劃起義的主要策略是什麼?

明確:先提賢君公子扶蘇可以利用,以宗法觀念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緒,並爭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統治者內部力量;再提深受楚國人民愛戴的名將項燕,以其名義發動起義,具有號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對秦滅楚的復仇火焰兩個策略,反映陳勝對時局的關注和精到的智識

3、陳勝、吳廣爲謀劃起義作了輿論準備,是怎樣的?有何作用?

明確:陳勝、吳廣用“魚腹藏書”和“篝火狐鳴”製造陳勝要做王的輿論,主要作用是“減衆”

4、本段中對人物的刻畫主要採用什麼描寫方法?

明確:刻畫人物以對話爲主,運用語言、動作、外貌描寫刻畫了陳勝、吳廣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幹

課堂小結:第2自然段作者交代了起義地點、有利條件等起義背景,又進一步描寫陳勝吳廣謀劃起義的過程,最後達到了“威衆”的目的,顯示了陳勝、吳廣的智慧,也反映了我國農民起義發動時期的特點

  三、熟讀背誦

【作業佈置】:熟讀背誦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