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後反思

三年級語文《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後反思之一

這是一首描寫少年兒童生活的詩歌,根據我課前的調查,這篇課文學生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因爲上個學期音樂課老師已經教過這首歌了,所以朗讀和背誦這篇課文應該不是問題。我想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然後針對學生困惑的難點再加以重點點撥來進行這課的教學。

三年級語文《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後反思

上課伊始,先讓學生分小節朗讀這首詩歌,接着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賽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給生字正音,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熟讀的基礎上,我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你們讀懂了什麼?從哪個地方讀懂的?用文中的詩句來回答。學生們的回答很踊躍。

——我感覺北京的北海公園很美!讀第1小節。

——小朋友們非常高興,非常快樂!讀1-3小節。

——我感覺圖畫中的小朋友非常幸福。

——“水中的魚兒望着我們,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這句話是把魚兒當作人來寫的。

我聽了這個同學的回答,忍不住插進來問:“爲什麼魚兒會望着我們,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呢?”剛纔回答的這位同學立刻舉手回答我:“因爲魚兒也被我們的快樂吸引了,它們也很快樂!”小傢伙反應真是敏捷啊!

——我認爲詩歌中的小朋友做完了功課再去玩,是愛學習的`好孩子。我要向他們學習。讀第3小節。

趁熱打鐵,我接着請孩子們把整首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來讀幾遍,看看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然後提出來,其他同學能幫助的就讓同學幫助,幫助不了的我再解釋。

“我問你親愛的夥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這裏的“誰”指的是誰?“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爲什麼在文中要出現三次?這兩個問題是我的意料之中的,一開始學生回答不出來,於是我就先拋出第2小節第1句中“紅領巾”指的是什麼?“太陽”指的是什麼?請學生回答。“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學生輕而易舉就答對了。“太陽”指的是什麼?學生的回答就五花八門了:父母、老師、美好的生活、革命先烈、太陽、紅軍……但是他們沒有能夠說出“太陽”指的是我們偉大的黨。我認爲這也很正常,這個問題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以他們的人生閱歷來回答確實是有難度的。我想老師的教就是要教在學生迷茫時吧。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後面的“誰”,學生們就馬上聯想到是我們偉大的黨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生活。“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出現了三次,大部分學生知道是爲了表達他們愉快的心情,我適時告訴他們,這也是詩歌的一種表達方式——反覆,使整首詩的感情得到更進一步的昇華。最後再請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並且背誦整首詩。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後反思之二

本課是一首著名的兒童歌曲的歌詞,作者是著名的詞作家喬羽。題目《讓我們蕩起雙槳》,既是對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幸福生活的真實描繪,同時也是對少年兒童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這首歌詞描述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情景,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詩由少年兒童蕩起雙槳泛舟北海寫起,先寫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後寫盪舟湖上的喜悅心情。第一小節描繪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宜人的自然風光,清澈的湖水,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色彩鮮豔和諧,讓人心醉。第二小節抒發少年兒童盪舟北海的喜悅心情。置身這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園,“我們愉快歌唱”,盡情歡樂,引來水中的魚兒望着我們遊玩,聽我們歌唱。第三小節則以一個問題將詩歌的意境進一步得到昇華。

本課的目標定位我認爲還是以學習詩歌語言,品味形式之美,想象優美意境爲重點。但在教學第三段“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時,雖然孩子們也說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但孩子們還是似懂非懂的,說不出任何理由。教學時我作了適當的引導和提升。大家談到的“太陽”,其實在中國文化中,太陽也是具有豐富的含義的。由於時代和人生閱歷的因素,現在的孩子們不可能知道“太陽”就是黨和人民,我們可以適度講授,是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課上同時也結合簡單介紹了當時歌詞創作的時代背景,激發起了學生內在的情感。同樣在教學第二節和第三節相似的地方,教學時可以相互比較、前後聯繫,獲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也有學生想到是父母給自己帶來了幸福生活,我也明確地表示這也完全正確,並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尊重父母、愛戴父母。因爲我覺得面對三年級的孩子,應避免過多的說教,政治教育痕跡太深

通過教學,我感到這堂課既有收穫,也有不足。在重視詩歌朗讀的同時,對字詞教學有些忽視,尤其是關鍵詞語的理解不夠重視。詩歌中字詞深奧,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又不能採用以詞解詞這種簡單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詩歌教學中如何將深奧的詞語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讓教學更完美。這是我想在以後的詩歌教學重點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