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三味書屋》練習設計

《三味書屋》練習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應知應會】

《三味書屋》練習設計

1.學習魯迅先生嚴格要求自己和勤奮好學的精神。

2.學習按由中間到四周的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3.給第三自然段分層,概括自然段段意。

4.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來歷”、“料理”、“信念”、“毫不鬆弛”等詞。

 【重點難點例析】

瞭解“早”字來歷,學習魯迅嚴於律己、勤奮好學的精神。

例析:

課文第三自然段是講“早”字的來歷和這件事對魯迅一生的影響。

這一自然段共有七句話,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開頭兩句講“早”字是誰刻的及“早”字的樣子。“很像……,又像”採用了打比方的寫法。像“沒開放的花骨朵”,說明字寫得很單純,顯得幼稚,卻很美;像“小小的火把”,說明“早”字不尋常,催人奮進。第二層共四句話,集中交待了“早”字的來歷。第一句講了當時魯迅的家境,間接地交待了寫“早”字的外部原因;第二句講有一天魯迅遲到了;第三句講魯迅受到老師的批評。這是促成魯迅刻寫“早”字的直接原因。第四句講魯迅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同時也把一個堅定的信念刻在心裏。這句話是指魯迅下定決心不再遲到了。第三層是最後一句話。是講“早”字對他一生的影響。

  【題旨說明】

1.第1題,培養仔細觀察、認真閱讀的習慣和創造想象的能力,讓學生積累表示方位的詞語。做題前要看圖,弄清“畫”、“先生的座位”、“學生的書桌”、“魯迅的書桌”所在的位置,然後看書,畫出表示方位的詞語。想象,可從畫的內容、先生的座位、學生的書桌的樣子展開,還可想到其他可能有的事物。

2.第二題,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詞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魯迅先生的好品質,同時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精妙。理解詞語要聯繫前後文,同時結合少年時代的魯迅生活艱難的情境去思考。第1小題,要讓學生想象小時候的魯迅既要料理家務,又要去當鋪、採藥,還要上學,因而必須急急忙忙、焦慮萬分地趕路的情形。第2小題,有三個問題。可先弄清“堅定的信念”指什麼,然後再思考魯迅爲什麼要刻“早”字,最後再從“堅定”、“時時早,事事早,毫不鬆弛地奮鬥一生”去思考爲什麼要用“刻”而不用“印”。

3.第3題,比較字形,不僅要弄清兩個字的不同之處,而且要儘可能地聯繫字義去分析。寫詞語的括號要拉長一些,最好改成一條橫線,讓學生儘可能地多寫一些詞語。

4.第4題,朗讀第三自然段,要把魯迅刻“早”字時的堅定決心表達出來。背誦第三自然段,先要理清段落的層次,然後逐層背誦。

  【自主性練習設計】

1.按照課文原文填好前兩空,然後展開聯想,把句子補充完整。

魯迅的書桌上刻着一個小小的“早”字。字橫着,很像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還像______________。

2.想象魯迅“奔走於當鋪和藥鋪之間”的情形:他怎麼趕路的,他的神情是什麼樣的,他心裏想些什麼。想好後跟同學交流交流,然後扮演魯迅,把具體情形表現出來。

 【評價指導】

1.獨立思考:根據第一題中兩句話展開的想象是否具體?背誦課文是不是用了較好的方法,比如,是否先讀懂內容,然後大聲朗讀,最後才背誦?

2.小組評議:第二題,難度較大,無論是談“體會”,還是談理解,不同的同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宜一刀切,也不必一律要求“深刻”。比如,爲什要刻“早”字,有同學能說“爲了時時提醒自己上課不遲到”,也是值得肯定的。組成的詞語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括號外的字可以在組成詞語的前、中、後。

人物故事--顧愷之爲母畫像

顧愷之是魏晉時期的著名畫家。他善於畫人物,尤其擅長畫女人,這與他的孝心有關。

顧愷之一出世,母親就離開了人間。他父親原是朝廷命官,因不滿官場的腐敗,辭官回家寫詩作文。顧愷之經常衝進書房問父親:“人家都有媽媽,我的媽媽在哪裏?”禁不住兒子的一再詢問,父親只好以實相告。

顧愷之大哭了一場,從此變得沉默寡言了。心中只是想着母親生得什麼模樣,一次又一次地詢問父親,母親的臉龐、身材長得如何。聽了父親的回答後,他心中有了母親的身影、臉型。他發誓要把母親的像畫出來。

他畫了一張又一張,可是父親見了總是搖頭:“不像。”他毫不氣餒,繼續作畫。畫到第十張時,父親說:“身材手足有點像。”他欣喜若狂,更加用心畫像。不久,他畫得像得到了父親的認可:“像了,像了,只是眼神還不大像。”他繼續潛心畫眼睛,畫了改,改了畫,當他又一次把畫像送到父親面前時,父親大喜過望:“這是你的母親。”

這一年他才八歲。到二十歲時,顧愷之已經是著名的畫家了。當同行問他曾經拜誰爲師時,他回答說:“我的母親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師。

閱讀提示: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想?顧愷之是怎樣成爲著名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