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但願人長久》課文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但願人長久》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原文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但願人長久》課文

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蘇軾。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雲。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嚐着瓜果,觀賞着明月,只有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蘇軾跟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小時候,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長大以後,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

月亮漸漸西沉,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牀前。蘇軾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他眼睜睜地望着那圓圓的月亮,心裏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爲什麼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麼圓、這麼亮呢?……

他轉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哪裏會十全十美呢!但願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想到這兒,他的心裏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教材解說

《但願人長久》是蘇教版語文課本第一單元中的第2課。課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詞中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課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現了詞意,講述了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中秋節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故事將這首詞表達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蘇軾對弟弟的無比思念之情,寄託了祝願人們和和美美,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蘇軾的《但願人長久》這首詞,極富人情味,雖沒有直接描寫月色,卻使人感覺到它的皎潔,它的高貴、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懷,用豐富的想象力,把複雜心理活動——心緒不寧、埋怨、寬慰的內心世界,轉化爲人間美好生活的祝願。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基調是歡樂的,高昂的,充滿對未來的幸福憧憬。反映了他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廣闊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