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上冊《但願人長久》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但願人長久》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但願人長久》教學反思一

四年級上冊《但願人長久》教學反思

課始,首先以《九月九憶山東兄弟》開課,引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引導到中秋佳節,回憶佳節中的度過的情景,體會甜美的親情溫暖。由此引入“獨在異鄉爲異客”的蘇軾,介紹蘇軾以及其家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接着出示課題齊讀,猜猜課題的意思。我誦讀《水調歌頭》全篇。學生讀課文,在文中印證自己的猜測。而後,默讀中找到蘇軾情感變化的詞,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然後分塊教學,指導朗讀。

爲使學生能與古人產生情感共鳴,我請有與親人分別經驗的孩子談談他的親身感受,然後將7年換成3000個日日夜夜,通過時間這一概念,增強了對孩子們的情感衝擊。而後再回首自己中秋的快樂,體會蘇軾的孤獨。再補充蘇軾被貶後在牢中寫下的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兄弟情深。這樣多角度的體驗,使學生能感同身受。

在體會埋怨的原由時,我引入了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後在理解詞句思想時,我引入了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以及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最後我和學生在古箏的伴奏下,齊讀《水調歌頭》將古詩情韻推向高超。

 《但願人長久》教學反思二

這一課時的教學主要圍繞蘇軾的感情線索“思念——埋怨——寬慰”展開,詞的意境也隨之鋪展開來,詞人的精神世界也一點一滴的展示在我們面前。在教學中,主要抓住“埋怨”進行品析,幫助學生體會蘇軾這種無理的埋怨所產生的妙處,最主要的是還結合到了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從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中理解“埋怨” 之情,使學生和詞人產生共通的心理,感同身受。然後通過挖掘蘇軾“寬慰”的心理,讓學生潛意識的體會蘇軾的埋怨和自己的埋怨的不同,進而瞭解蘇軾的曠達胸襟、仁愛情懷。這樣不僅便於幫助學生去感知蘇軾的中秋詞、感悟其獨特的優美意境,更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提升人格。《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要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只有從學生自身生活經驗出發,尋找文本和讀者心中的共通點,才能夠以文中之情抒心中之情。

 《但願人長久》教學反思三

今天教了《但願人長久》一課,整堂課比較流暢,我讓學生會反覆吟誦詩句,從而體會詩句的意思,大多學生能從文中找出詩句的意思,可個別學生還沒領會,我還讓學生聯繫生活讓學生想想,再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你有沒有遠在他鄉的親人朋友?你想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她)嗎?學生都把小手舉得高高,激發了學生表達感情的慾望,他們紛紛拿出筆開始思念起親人來。可惜只有2個學生寫了三句話下課了,還有隻是一句話。我只能交流她們三句的內容,最後我只得把這個作爲家作寫在日記本上。我想要是加上逼真的圖畫、淒涼的二胡音樂、舒緩的古箏曲、動聽《但願人長久》歌曲,那種濃濃的的思念親人之情會躍然紙上的。